22
18
誘導細胞凋亡是一種有效的抗腫瘤策略。然而如何選擇性地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損傷,對腫瘤研究者來說一直都是一項挑戰。上海藥物研究所俞強課題組與龍亞秋課題組合作,報道了一個可以選擇性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凋亡的全新結構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對其選擇性抗腫瘤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發現含丙炔酸酯結構的NPP可以在被細胞色素P450酶代謝的過程中產生活性氧ROS。腫瘤細胞由于長期處于氧化應激狀態,在NPP誘導的ROS刺激下容易越過臨界點發生細胞死亡,而正常細胞基礎ROS...
查看更多15
為了鑒定尿液中的外泌體miRNA組,美國弗吉尼亞健康系統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miRNA芯片(聯川生物提供芯片技術服務)檢測來自十個完成鹽敏感性臨床研究的人尿液外泌體中的miRNA表達譜3。將鹽敏感性血壓組與正常組,即血壓不依賴鈉消耗發生變化(鹽抗性),進行比較。使用芯片,篩選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在被檢測到的194個miRNAs,其中45個miRNA表達在SS和SR個體或ISS和SR個體間顯著不同。在文獻中搜索這45個差異表達的miRNAs,顯示僅21個被先前報道作為血清或其他體液...
查看更多11
一個受傷的小鼠【elisa試劑盒】大腦內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纖維,有能力在未受傷區域以與周圍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再生差不多的速度再發育。本期NatureCommunications上報告的這些發現與人們通常所持觀點是矛盾的,后者認為:中樞神經系統沒有在受傷后再生的能力。中樞神經系統的受傷導致很多微觀結構變化,并會造成一系列影響,其中包括癱瘓、說話不清楚和肌肉無力。雖然這一研究領域的大部分工作都關注的是脊髓和中樞神系統的白質,但我們對富含神經元的灰質中所發生的變化的認識卻是有限的。V...
查看更多8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新研究表明,容貌青春永駐的秘密在于喚醒皮膚中“睡眠狀態干細胞【人酶免試劑盒】”。一項計算機模型實驗發現,伴隨著人類逐漸衰老,我們將失去引發這些“細胞”再生受損皮膚的能力。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稱,這項創新性研究將有助于研制更好的美容治療方法,使人們保持青春容顏。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復雜的虛擬仿真實驗,測試了三種易于接受的假設理論,驗證人類皮膚在3年時間里如何再生。李新山(音譯)博士說:“佳解釋理論是皮膚具有一定數量的‘睡眠狀態干細胞’,它們位于皮膚淺層,...
查看更多4
來自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一種蛋白質似乎在免疫系統清除大腦β-淀粉樣蛋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有可能促成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新策略。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麻省總醫院傳染病部門免疫學和炎癥疾病中心JosephElKhoury博士說:“我們確定了一種受體蛋白介導了先天免疫系統細胞清除大腦可溶性β-淀粉樣蛋白。我們發現,在阿爾茨海默氏癥小鼠【小鼠ELISA試劑盒】模型中,這一受體...
查看更多1
檢測范圍:96T使用目的:200U/L-6000U/L本試劑盒用于測定小鼠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卵巢癌標志物CA125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小鼠卵巢癌標志物CA125水平。用純化的小鼠卵巢癌標志物CA125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卵巢癌標志物CA125,再與HRP標記的卵巢癌標志物CA125抗體結合,形成抗體-抗原-酶標抗體復合物,經過*洗滌后加底物TMB顯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轉化...
查看更多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