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HCC)作為原發性肝癌的主要組織學亞型,約占其發病總數的90%,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常見病因。在肝細胞癌中,SLFN11(Schlafen家族成員11)可以通過靶向RPS4X來抑制腫瘤的發生和轉移;同時,RPS4X的異常高表達與患者預后不良相關,可能作為肝細胞癌的...
來自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一種蛋白質似乎在免疫系統清除大腦β-淀粉樣蛋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有可能促成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新策略。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麻省總醫院傳染病部門免...
檢測范圍:96T使用目的:200U/L-6000U/L本試劑盒用于測定小鼠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卵巢癌標志物CA125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小鼠卵巢癌標志物CA125水平。用純化的小鼠卵巢癌標志物CA125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
來自美國Moffitt癌癥中心的JamieK.Teer博士和同事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流線化方法,可快速鑒別出黑色素瘤中可被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識別的*突變抗原。過去的研究證實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能夠減少癌癥病變,這些*的蛋白小片段是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識別靶標。黑色素瘤是由異常黑素細胞過度...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從前證實對抗衰老疾病的一個基因——SIRT1在控制這些晝夜節律中起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6月20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研究人員發現,在正常小鼠中晝夜節律功能隨著衰老而減退,提高大腦中SIRT1的水平可以阻止這種衰退。相反,喪失S...
白癜風是一種以皮膚出現無色素白斑為特點的色素紊亂,雖沒生命危險,但給病人帶來很大精神負擔。據有關醫學統計,約2%的人口患有此病。目前,治療白癜風只有一種真正有效的辦法:植皮,目前植皮大面積可達6平方厘米。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產生創傷。科學家們發現,人類頭發毛囊的外毛鞘含有干細胞,在...
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小鼠精子發生過程中5-羥甲基胞嘧(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的動態機制,相關論文“Dynamicsof5-hydroxymethylcytosineduringmousespermato...
分光光度計是生物學實驗室*的好伙伴。它常用來測定生物樣品中的核酸、蛋白和細胞。這些樣品要么體積有限,要么濃度很高,為分光光度法測定帶來了一定挑戰。當然,技術在不斷發展,讓微量樣品的測定成為現實。在分光光度計的使用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讓專家來告訴你。據介紹,分光光度計使用過...
由于IQ測試已經在過去的100年里進行了多次的修改和標準化,為了觀察弗林效應,科學家們讓志愿者們進行了為前一代志愿者設計的測試。2012年11月,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GeraldCrabtree發表了兩篇論文,聲稱人類的智力在2000到6000年前達到了。他是根據遺傳學得出...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與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合作,發現了一種能抑制腫瘤生長的新機制,以此為基礎有可能開發出全新類型的抗癌藥物。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在論文中,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教授威利斯·李報告說,有一種叫做STAT的特殊形式的信號蛋白,能讓異...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是世界上常見的白血病種類,在中國發生率較低,僅占慢性白血病的10%。與其他白血病不同,不同CLL患者之間病情差別非常大。因此,對于CLL患者,如何在病情初期便對其疾病進展情況、治療有效性和生存期進...